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现代雕塑,以及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中国现代雕塑的概况
- 中国有哪些著名雕塑家
- 中国现代的雕塑家有哪些?
- 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是
-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哪些?
- 被誉为“能让石头说话的雕刻家”是
Q1:中国现代雕塑的概况
20~40年代,在各种展览会上出现了较多的肖像作品,也有抒情性的作品与少量的浮雕。最早有留学美国、英国攻雕塑与油画的李铁夫,他与梁竹亭、陈锡钧都作过孙中山像。较早的肖像作品有:李金发的《蔡元培像》(1925),江小鹣的《马相伯像》、《谭延闓像》、《胡文虎像》,张辰伯的《梁启超像》,潘玉良的《王济远像》,张充仁的《春》,廖新学的《少女》,滑田友的《陈散原像》,梁竹亭的《高剑父像》,王朝闻的浮雕《毛泽东像》等。抒情性作品有黄土水的《山地牧童》,张充仁的《春》雕塑,柳亚藩的《人类的悲哀》,金学成的《少女》雕塑,滑田友的《沉思》、《轰炸》,傅天仇的《抗战八年赞》、《暴风雨》,叶络、苏晖等的民间彩塑和滕白也、郑可等人的动物雕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架上雕塑创作有了新的发展。70年代以后,木、石、青铜等硬质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在雕塑语言的探索方面也有很大进步。代表性作品有:袁晓岑的《母女学文化》(1951)、潘鹤的《艰苦岁月》(铸铜,1957,见彩图《艰苦岁月》(中国现代))、龙德辉的《觉醒》、郭其祥的《百万农奴站起来》(1960)、田金铎的《稻香千里》(石雕)、孙纪元的《草原民兵》、 陈道坦的《大庆人》(1964)、刘焕章的《少女》(木雕)、王济达的《边防英雄》(1972)、唐大禧的《海的女儿》
(石雕,1977)、张德蒂的《小达娃》(1979)、程亚男的《夏天》(木雕,1979)、田世信的《欢乐柱》(木雕,1982)、刘小岑的《家乡的河》(铸铜,1984,见彩图《家乡的河》(中国现代))、杨冬白的《饮水的熊》(石雕,1984)等。在肖像雕塑方面,比较突出的作品有:王朝闻的《刘胡兰像》(1951,后来放大型纪念碑雕塑)、张松鹤的《鲁迅》(1974)、贺中令的《白
山魂》(石雕,1984)、邢永川的《杨虎城将军》(石雕,1984)、钱绍武的《江丰》(石雕,1984)等。此外,还有周轻鼎、王合内、刘政德、周国桢、滕文金、郑于鹤等人创作的各类小型雕塑作品也有广泛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缅怀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各地先后建造了不少纪念碑,如1949年在山东临沂建立的《革命烈士纪念塔》,1955年在辽宁大连建立的《苏军烈士纪念碑》(青铜,卢鸿基作)。50年代规模最宏伟的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活动。该碑是根据1949年 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兴建的。1952年 8月1日动土,1958年5月1日揭幕。
纪念碑按照民族形式设计,形式崇高、肃穆,碑高37.94米,碑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分嵌有10块反映中国人民近百年来革命斗争史迹的大型浮雕,为雕塑家、画家共同设计,由优秀民间艺人雕刻而成。内容为:《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见彩图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中国现代))、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参加创作的雕刻家有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张松鹤、萧传玖、傅天仇、王丙召等(见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其他重要的烈士纪念碑还有:《英勇就义──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石雕,南京,集体创作,1979),《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5月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石雕,四川石棉县,叶宗陶、许宝忠、高彪作,1982),《渡江胜利纪念碑》(石雕,南京,集体创作,1986),《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青铜,四川泸定县,隆太成、叶毓山作,1986),《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石雕,四川重庆,叶毓山作,1986)。属于工矿史纪念性雕塑的有《克拉玛依矿史纪念碑》(水泥,新疆,集体创作,1984)等。革命家、烈士、文化名人的纪念像,重要的有萧传玖作的《鲁迅像》(青铜,上海,1956),尹积昌、詹行宪、廖加复作的《孙中山像》(水泥,广东,广州,1958),冯德安、程义宏、高全芳作的《刘文学像》(水泥,四川,1961),庞及轩、杨美应、赵判吉作的《雷锋像》(玻璃钢,1971),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毛泽东像》(石雕,集体创作,1977),上海宋庆龄墓的《宋庆龄像》(石雕,集体创作,1983),章永浩作的《马克思、恩格斯像》(石雕,上海,1984),李维祀作的《林则徐像》(青铜,福州,1985),应真华、仲兆乃、许叔阳作的《秋瑾像》(石雕,浙江,杭州),刘开渠作的《萧友梅像》(青铜,上海),曾竹韶作的《孙中山像》(青铜,北京,1986),傅天仇作的《周恩来像》(青铜,天津,1986)等。 纪念性雕塑较早出现的有作于民国初年的《史坚如像》。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许多雕塑家都创作过孙中山纪念像,分别建立于广州、北京、武汉、成都、南京等地。较早的为1925年11月建于上海市中心的《孙中山立像》(江小鹣作)。1935年曾进行孙中山像评选活动,获得首选的为滕白也所作《孙中山演说像》。
在此前后,雕塑家们为已逝世或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民主革命家创作了不少纪念像。如陈锡钧作的《程壁光铜像》,李金发作的《邓仲元像》、《伍廷芳像》,江小鹣作的《陈英士像》、《黄兴像》等。抗日战争时期和胜利后,王子云、王临乙、梁竹亭等人曾设计或创作过抗日英雄纪念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刘开渠1934年所作《八十八师淞沪阵亡将士纪念碑》(铸铜,建于杭州西湖)、《无名英雄铜像》(铸铜,1943,建于四川成都)。战斗在敌占区的新四军美术工作者在枪林弹雨中创作了《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1943)和《新四军淮北解放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44),塔上分别铸有新四军战士铁、铜像,为芦芒所设计。在黑龙江哈尔滨烈士纪念馆,由苏晖等人合作创作了《无名英雄纪念碑》(1948)。在城市环境雕塑方面,较早的成功作品是北京农业展览馆两座群像雕塑,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集体创作,完成于1959年。作品融汇了西方雕塑和民族雕塑技法的长处,以群像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人民昂扬奋发的自强精神。较早出现的大型园林雕塑作品为哈尔滨沿江公园的《天鹅》(苏晖作,1963)等组雕。
与城市环境结合得比较好的优秀作品有,建于广东珠海市海滨的《珠海渔女》(石雕,潘鹤、段积余、段起来作,1982),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组雕《春夏秋冬》(铝合金,集体创作,1984),分别建于北京和平里的《和平鸽》(青铜,王一林作,1984)、正义路的《读》(石雕、司徒兆光作,1985)、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寓言组雕》(石雕,刘政德作,1985)等。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群雕》(石雕,尹积昌、陈本宗、孔凡伟作,1959)和深圳市委大楼前的《孺子牛》(青铜,潘鹤作,1984)被视为城徽或一个新兴城市的精神象征。
应外国邀请或赠送给外国的大型雕塑作品,比较重要的有《吉布提共和国烈士纪念碑》(青铜,吉布提人民宫,李守仁作,1985),《和平》(石雕,日本长崎和平公园,潘鹤、王克庆、郭其祥、程允贤作,1985),《走向世界》(青铜,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田金铎作,1986),《白求恩像》(石雕,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司徒杰作,1986)。 近代各类民间雕塑艺术相当繁荣,出现一些杰出的民间艺术家。比较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天津泥人张艺术的代表作家张明山作的《蒋门神》、张玉亭作的《钟馗嫁妹》、张景祜作的《惜春作画》,江西南昌范振华的木雕人像,广东石湾刘传的人物陶塑、区乾的动物陶塑,福建泉州江加走的木偶头像,以及北京汤子博(见面人汤)、郎绍安等人的面塑
等。在60~70年代,部分专业雕塑家学习、汲取民间泥塑经验,和民间艺人一起创作了一些以阶级教育为题材的泥塑群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四川大邑的《收租院》, 共有与真人等大的泥塑人像114个,真实地表现了土改前农民向地主缴租时受到的敲骨吸髓的剥削情景。此外,在一些工厂、矿山也有过一些类似性质的作品。
Q2:中国有哪些著名雕塑家
周茂盛——春申雕塑研究院院长,原淮南美协主席,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196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国家高级美术师,首批拥有《国家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的著名雕塑家。长期从事环境艺术,城市雕塑,园林景观等创作与研究工作。长达四十余年的艺术探求、广博涉猎成就了艺术家的深邃敏捷,艺术造诣驾轻就熟。1978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及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作品《后羿射日》入选全国首届城雕展并获奖,。《淮南王刘安》,《双拥纪念碑》《春申君》,摩崖石雕《大舜耕耘》等等
Q3:中国现代的雕塑家有哪些?
萧传玖(1914~1968),中国现代雕塑家。1914年1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8年5月12日卒于浙江省杭州市。幼年丧父,家境清贫。1927年7月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曾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所作木刻《交涉》,为鲁迅收藏。后因从事进步活动遭国民党追捕,被迫于193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系学习雕塑,并从藤岛武二学习肖像画,使他在雕塑和素描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日期间曾有《自雕像》、《女人体》等雕塑作品,先后2次被选入东京二科会(23~24回),受到校方奖励。1937年4月回国,在家乡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应聘去昆明任教。1941年在湖南衡阳制作大型浮雕《前方抗战、后方生产》。1943年在衡阳举办个人雕塑展。1946年又被聘回杭州美术专科学校任雕塑系副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萧传玖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主任、教授。1953~1956年间在北京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雕塑创作,制作了大型浮雕《八一南昌起义》。其间又与苏晖、傅天仇合作《广岛被炸十年祭》,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LSJT.NET)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还为上海鲁迅墓作铜雕《鲁迅坐像》及石刻胸像。1957年制作大型雕塑《地雷战》。1962年出版《萧传玖人像素描集》。萧传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等职。
Q4: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是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
碑身由林徽音设计的两层须弥座承托。上层小须弥座的四面刻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拼成的八个花环,以示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下层大须弥座的束腰部镶嵌着十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八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事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此外,在北面正中“胜利渡长江”的两侧还有两幅装饰性作品“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这十座浮雕的高度均为2米,宽2至6.4米,总长40.68米,一共雕刻了180个人物,是由刘开渠等人设计创作的。
纪念碑的台基也分为两层,上层呈方形,下层呈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两层台基的四面均为栏杆环绕,并设有台阶。整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共用1.7万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石砌成,面对天安门,肃穆庄严,雄伟壮观。它整合了明清以来的汉民族建筑与希腊罗马建筑的风格,并与北京这座城市的中轴线呼应。
Q5: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哪些?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古代有敦煌莫高窟的佛像、秦始皇兵马俑。现代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收租院。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有洞窟735个、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有几千件,其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由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收租院,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
Q6:被誉为“能让石头说话的雕刻家”是
刘开渠
刘开渠早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28年任国立艺术院图书馆主任兼西画助教,同年留学法国,入巴黎高等艺术学校学习雕塑。其艺术风格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刘开渠对雕塑创作与教学也作过理论研究,其思想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出版有《刘开渠雕塑集》、《刘开渠美术论文集》等。
扩展资料
刘开渠作品写实,手法细腻含蓄,造型严谨、朴实,结构解剖准确。精于西方写实雕塑技法,又注重继承中国古代雕塑的优秀传统。人物神完气足,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刘开渠的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和意象性,语言精练。
刘开渠的雕塑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单纯及线画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品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关于中国现代雕塑和中国现代雕塑大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现代雕塑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温度0~1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现代雕塑,以及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中国现代雕塑的概况
- 中国有哪些著名雕塑家
- 中国现代的雕塑家有哪些?
- 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是
-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哪些?
- 被誉为“能让石头说话的雕刻家”是
Q1:中国现代雕塑的概况
20~40年代,在各种展览会上出现了较多的肖像作品,也有抒情性的作品与少量的浮雕。最早有留学美国、英国攻雕塑与油画的李铁夫,他与梁竹亭、陈锡钧都作过孙中山像。较早的肖像作品有:李金发的《蔡元培像》(1925),江小鹣的《马相伯像》、《谭延闓像》、《胡文虎像》,张辰伯的《梁启超像》,潘玉良的《王济远像》,张充仁的《春》,廖新学的《少女》,滑田友的《陈散原像》,梁竹亭的《高剑父像》,王朝闻的浮雕《毛泽东像》等。抒情性作品有黄土水的《山地牧童》,张充仁的《春》雕塑,柳亚藩的《人类的悲哀》,金学成的《少女》雕塑,滑田友的《沉思》、《轰炸》,傅天仇的《抗战八年赞》、《暴风雨》,叶络、苏晖等的民间彩塑和滕白也、郑可等人的动物雕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架上雕塑创作有了新的发展。70年代以后,木、石、青铜等硬质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在雕塑语言的探索方面也有很大进步。代表性作品有:袁晓岑的《母女学文化》(1951)、潘鹤的《艰苦岁月》(铸铜,1957,见彩图《艰苦岁月》(中国现代))、龙德辉的《觉醒》、郭其祥的《百万农奴站起来》(1960)、田金铎的《稻香千里》(石雕)、孙纪元的《草原民兵》、 陈道坦的《大庆人》(1964)、刘焕章的《少女》(木雕)、王济达的《边防英雄》(1972)、唐大禧的《海的女儿》
(石雕,1977)、张德蒂的《小达娃》(1979)、程亚男的《夏天》(木雕,1979)、田世信的《欢乐柱》(木雕,1982)、刘小岑的《家乡的河》(铸铜,1984,见彩图《家乡的河》(中国现代))、杨冬白的《饮水的熊》(石雕,1984)等。在肖像雕塑方面,比较突出的作品有:王朝闻的《刘胡兰像》(1951,后来放大型纪念碑雕塑)、张松鹤的《鲁迅》(1974)、贺中令的《白
山魂》(石雕,1984)、邢永川的《杨虎城将军》(石雕,1984)、钱绍武的《江丰》(石雕,1984)等。此外,还有周轻鼎、王合内、刘政德、周国桢、滕文金、郑于鹤等人创作的各类小型雕塑作品也有广泛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缅怀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各地先后建造了不少纪念碑,如1949年在山东临沂建立的《革命烈士纪念塔》,1955年在辽宁大连建立的《苏军烈士纪念碑》(青铜,卢鸿基作)。50年代规模最宏伟的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活动。该碑是根据1949年 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兴建的。1952年 8月1日动土,1958年5月1日揭幕。
纪念碑按照民族形式设计,形式崇高、肃穆,碑高37.94米,碑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分嵌有10块反映中国人民近百年来革命斗争史迹的大型浮雕,为雕塑家、画家共同设计,由优秀民间艺人雕刻而成。内容为:《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见彩图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中国现代))、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参加创作的雕刻家有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张松鹤、萧传玖、傅天仇、王丙召等(见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其他重要的烈士纪念碑还有:《英勇就义──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石雕,南京,集体创作,1979),《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5月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石雕,四川石棉县,叶宗陶、许宝忠、高彪作,1982),《渡江胜利纪念碑》(石雕,南京,集体创作,1986),《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青铜,四川泸定县,隆太成、叶毓山作,1986),《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石雕,四川重庆,叶毓山作,1986)。属于工矿史纪念性雕塑的有《克拉玛依矿史纪念碑》(水泥,新疆,集体创作,1984)等。革命家、烈士、文化名人的纪念像,重要的有萧传玖作的《鲁迅像》(青铜,上海,1956),尹积昌、詹行宪、廖加复作的《孙中山像》(水泥,广东,广州,1958),冯德安、程义宏、高全芳作的《刘文学像》(水泥,四川,1961),庞及轩、杨美应、赵判吉作的《雷锋像》(玻璃钢,1971),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毛泽东像》(石雕,集体创作,1977),上海宋庆龄墓的《宋庆龄像》(石雕,集体创作,1983),章永浩作的《马克思、恩格斯像》(石雕,上海,1984),李维祀作的《林则徐像》(青铜,福州,1985),应真华、仲兆乃、许叔阳作的《秋瑾像》(石雕,浙江,杭州),刘开渠作的《萧友梅像》(青铜,上海),曾竹韶作的《孙中山像》(青铜,北京,1986),傅天仇作的《周恩来像》(青铜,天津,1986)等。 纪念性雕塑较早出现的有作于民国初年的《史坚如像》。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许多雕塑家都创作过孙中山纪念像,分别建立于广州、北京、武汉、成都、南京等地。较早的为1925年11月建于上海市中心的《孙中山立像》(江小鹣作)。1935年曾进行孙中山像评选活动,获得首选的为滕白也所作《孙中山演说像》。
在此前后,雕塑家们为已逝世或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民主革命家创作了不少纪念像。如陈锡钧作的《程壁光铜像》,李金发作的《邓仲元像》、《伍廷芳像》,江小鹣作的《陈英士像》、《黄兴像》等。抗日战争时期和胜利后,王子云、王临乙、梁竹亭等人曾设计或创作过抗日英雄纪念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刘开渠1934年所作《八十八师淞沪阵亡将士纪念碑》(铸铜,建于杭州西湖)、《无名英雄铜像》(铸铜,1943,建于四川成都)。战斗在敌占区的新四军美术工作者在枪林弹雨中创作了《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1943)和《新四军淮北解放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44),塔上分别铸有新四军战士铁、铜像,为芦芒所设计。在黑龙江哈尔滨烈士纪念馆,由苏晖等人合作创作了《无名英雄纪念碑》(1948)。在城市环境雕塑方面,较早的成功作品是北京农业展览馆两座群像雕塑,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集体创作,完成于1959年。作品融汇了西方雕塑和民族雕塑技法的长处,以群像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人民昂扬奋发的自强精神。较早出现的大型园林雕塑作品为哈尔滨沿江公园的《天鹅》(苏晖作,1963)等组雕。
与城市环境结合得比较好的优秀作品有,建于广东珠海市海滨的《珠海渔女》(石雕,潘鹤、段积余、段起来作,1982),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组雕《春夏秋冬》(铝合金,集体创作,1984),分别建于北京和平里的《和平鸽》(青铜,王一林作,1984)、正义路的《读》(石雕、司徒兆光作,1985)、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寓言组雕》(石雕,刘政德作,1985)等。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群雕》(石雕,尹积昌、陈本宗、孔凡伟作,1959)和深圳市委大楼前的《孺子牛》(青铜,潘鹤作,1984)被视为城徽或一个新兴城市的精神象征。
应外国邀请或赠送给外国的大型雕塑作品,比较重要的有《吉布提共和国烈士纪念碑》(青铜,吉布提人民宫,李守仁作,1985),《和平》(石雕,日本长崎和平公园,潘鹤、王克庆、郭其祥、程允贤作,1985),《走向世界》(青铜,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田金铎作,1986),《白求恩像》(石雕,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司徒杰作,1986)。 近代各类民间雕塑艺术相当繁荣,出现一些杰出的民间艺术家。比较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天津泥人张艺术的代表作家张明山作的《蒋门神》、张玉亭作的《钟馗嫁妹》、张景祜作的《惜春作画》,江西南昌范振华的木雕人像,广东石湾刘传的人物陶塑、区乾的动物陶塑,福建泉州江加走的木偶头像,以及北京汤子博(见面人汤)、郎绍安等人的面塑
等。在60~70年代,部分专业雕塑家学习、汲取民间泥塑经验,和民间艺人一起创作了一些以阶级教育为题材的泥塑群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四川大邑的《收租院》, 共有与真人等大的泥塑人像114个,真实地表现了土改前农民向地主缴租时受到的敲骨吸髓的剥削情景。此外,在一些工厂、矿山也有过一些类似性质的作品。
Q2:中国有哪些著名雕塑家
周茂盛——春申雕塑研究院院长,原淮南美协主席,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196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国家高级美术师,首批拥有《国家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的著名雕塑家。长期从事环境艺术,城市雕塑,园林景观等创作与研究工作。长达四十余年的艺术探求、广博涉猎成就了艺术家的深邃敏捷,艺术造诣驾轻就熟。1978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及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作品《后羿射日》入选全国首届城雕展并获奖,。《淮南王刘安》,《双拥纪念碑》《春申君》,摩崖石雕《大舜耕耘》等等
Q3:中国现代的雕塑家有哪些?
萧传玖(1914~1968),中国现代雕塑家。1914年1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8年5月12日卒于浙江省杭州市。幼年丧父,家境清贫。1927年7月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曾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所作木刻《交涉》,为鲁迅收藏。后因从事进步活动遭国民党追捕,被迫于193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系学习雕塑,并从藤岛武二学习肖像画,使他在雕塑和素描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日期间曾有《自雕像》、《女人体》等雕塑作品,先后2次被选入东京二科会(23~24回),受到校方奖励。1937年4月回国,在家乡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应聘去昆明任教。1941年在湖南衡阳制作大型浮雕《前方抗战、后方生产》。1943年在衡阳举办个人雕塑展。1946年又被聘回杭州美术专科学校任雕塑系副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萧传玖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主任、教授。1953~1956年间在北京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雕塑创作,制作了大型浮雕《八一南昌起义》。其间又与苏晖、傅天仇合作《广岛被炸十年祭》,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LSJT.NET)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还为上海鲁迅墓作铜雕《鲁迅坐像》及石刻胸像。1957年制作大型雕塑《地雷战》。1962年出版《萧传玖人像素描集》。萧传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等职。
Q4: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是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
碑身由林徽音设计的两层须弥座承托。上层小须弥座的四面刻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拼成的八个花环,以示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下层大须弥座的束腰部镶嵌着十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八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事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此外,在北面正中“胜利渡长江”的两侧还有两幅装饰性作品“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这十座浮雕的高度均为2米,宽2至6.4米,总长40.68米,一共雕刻了180个人物,是由刘开渠等人设计创作的。
纪念碑的台基也分为两层,上层呈方形,下层呈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两层台基的四面均为栏杆环绕,并设有台阶。整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共用1.7万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石砌成,面对天安门,肃穆庄严,雄伟壮观。它整合了明清以来的汉民族建筑与希腊罗马建筑的风格,并与北京这座城市的中轴线呼应。
Q5: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哪些?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古代有敦煌莫高窟的佛像、秦始皇兵马俑。现代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收租院。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有洞窟735个、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有几千件,其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由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收租院,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
Q6:被誉为“能让石头说话的雕刻家”是
刘开渠
刘开渠早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28年任国立艺术院图书馆主任兼西画助教,同年留学法国,入巴黎高等艺术学校学习雕塑。其艺术风格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刘开渠对雕塑创作与教学也作过理论研究,其思想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出版有《刘开渠雕塑集》、《刘开渠美术论文集》等。
扩展资料
刘开渠作品写实,手法细腻含蓄,造型严谨、朴实,结构解剖准确。精于西方写实雕塑技法,又注重继承中国古代雕塑的优秀传统。人物神完气足,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刘开渠的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和意象性,语言精练。
刘开渠的雕塑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单纯及线画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品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关于中国现代雕塑和中国现代雕塑大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现代雕塑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湿度4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现代雕塑,以及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中国现代雕塑的概况
- 中国有哪些著名雕塑家
- 中国现代的雕塑家有哪些?
- 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是
-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哪些?
- 被誉为“能让石头说话的雕刻家”是
Q1:中国现代雕塑的概况
20~40年代,在各种展览会上出现了较多的肖像作品,也有抒情性的作品与少量的浮雕。最早有留学美国、英国攻雕塑与油画的李铁夫,他与梁竹亭、陈锡钧都作过孙中山像。较早的肖像作品有:李金发的《蔡元培像》(1925),江小鹣的《马相伯像》、《谭延闓像》、《胡文虎像》,张辰伯的《梁启超像》,潘玉良的《王济远像》,张充仁的《春》,廖新学的《少女》,滑田友的《陈散原像》,梁竹亭的《高剑父像》,王朝闻的浮雕《毛泽东像》等。抒情性作品有黄土水的《山地牧童》,张充仁的《春》雕塑,柳亚藩的《人类的悲哀》,金学成的《少女》雕塑,滑田友的《沉思》、《轰炸》,傅天仇的《抗战八年赞》、《暴风雨》,叶络、苏晖等的民间彩塑和滕白也、郑可等人的动物雕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架上雕塑创作有了新的发展。70年代以后,木、石、青铜等硬质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在雕塑语言的探索方面也有很大进步。代表性作品有:袁晓岑的《母女学文化》(1951)、潘鹤的《艰苦岁月》(铸铜,1957,见彩图《艰苦岁月》(中国现代))、龙德辉的《觉醒》、郭其祥的《百万农奴站起来》(1960)、田金铎的《稻香千里》(石雕)、孙纪元的《草原民兵》、 陈道坦的《大庆人》(1964)、刘焕章的《少女》(木雕)、王济达的《边防英雄》(1972)、唐大禧的《海的女儿》
(石雕,1977)、张德蒂的《小达娃》(1979)、程亚男的《夏天》(木雕,1979)、田世信的《欢乐柱》(木雕,1982)、刘小岑的《家乡的河》(铸铜,1984,见彩图《家乡的河》(中国现代))、杨冬白的《饮水的熊》(石雕,1984)等。在肖像雕塑方面,比较突出的作品有:王朝闻的《刘胡兰像》(1951,后来放大型纪念碑雕塑)、张松鹤的《鲁迅》(1974)、贺中令的《白
山魂》(石雕,1984)、邢永川的《杨虎城将军》(石雕,1984)、钱绍武的《江丰》(石雕,1984)等。此外,还有周轻鼎、王合内、刘政德、周国桢、滕文金、郑于鹤等人创作的各类小型雕塑作品也有广泛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缅怀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各地先后建造了不少纪念碑,如1949年在山东临沂建立的《革命烈士纪念塔》,1955年在辽宁大连建立的《苏军烈士纪念碑》(青铜,卢鸿基作)。50年代规模最宏伟的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活动。该碑是根据1949年 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兴建的。1952年 8月1日动土,1958年5月1日揭幕。
纪念碑按照民族形式设计,形式崇高、肃穆,碑高37.94米,碑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分嵌有10块反映中国人民近百年来革命斗争史迹的大型浮雕,为雕塑家、画家共同设计,由优秀民间艺人雕刻而成。内容为:《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见彩图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中国现代))、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参加创作的雕刻家有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张松鹤、萧传玖、傅天仇、王丙召等(见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其他重要的烈士纪念碑还有:《英勇就义──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石雕,南京,集体创作,1979),《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5月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石雕,四川石棉县,叶宗陶、许宝忠、高彪作,1982),《渡江胜利纪念碑》(石雕,南京,集体创作,1986),《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青铜,四川泸定县,隆太成、叶毓山作,1986),《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石雕,四川重庆,叶毓山作,1986)。属于工矿史纪念性雕塑的有《克拉玛依矿史纪念碑》(水泥,新疆,集体创作,1984)等。革命家、烈士、文化名人的纪念像,重要的有萧传玖作的《鲁迅像》(青铜,上海,1956),尹积昌、詹行宪、廖加复作的《孙中山像》(水泥,广东,广州,1958),冯德安、程义宏、高全芳作的《刘文学像》(水泥,四川,1961),庞及轩、杨美应、赵判吉作的《雷锋像》(玻璃钢,1971),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毛泽东像》(石雕,集体创作,1977),上海宋庆龄墓的《宋庆龄像》(石雕,集体创作,1983),章永浩作的《马克思、恩格斯像》(石雕,上海,1984),李维祀作的《林则徐像》(青铜,福州,1985),应真华、仲兆乃、许叔阳作的《秋瑾像》(石雕,浙江,杭州),刘开渠作的《萧友梅像》(青铜,上海),曾竹韶作的《孙中山像》(青铜,北京,1986),傅天仇作的《周恩来像》(青铜,天津,1986)等。 纪念性雕塑较早出现的有作于民国初年的《史坚如像》。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许多雕塑家都创作过孙中山纪念像,分别建立于广州、北京、武汉、成都、南京等地。较早的为1925年11月建于上海市中心的《孙中山立像》(江小鹣作)。1935年曾进行孙中山像评选活动,获得首选的为滕白也所作《孙中山演说像》。
在此前后,雕塑家们为已逝世或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民主革命家创作了不少纪念像。如陈锡钧作的《程壁光铜像》,李金发作的《邓仲元像》、《伍廷芳像》,江小鹣作的《陈英士像》、《黄兴像》等。抗日战争时期和胜利后,王子云、王临乙、梁竹亭等人曾设计或创作过抗日英雄纪念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刘开渠1934年所作《八十八师淞沪阵亡将士纪念碑》(铸铜,建于杭州西湖)、《无名英雄铜像》(铸铜,1943,建于四川成都)。战斗在敌占区的新四军美术工作者在枪林弹雨中创作了《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1943)和《新四军淮北解放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44),塔上分别铸有新四军战士铁、铜像,为芦芒所设计。在黑龙江哈尔滨烈士纪念馆,由苏晖等人合作创作了《无名英雄纪念碑》(1948)。在城市环境雕塑方面,较早的成功作品是北京农业展览馆两座群像雕塑,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集体创作,完成于1959年。作品融汇了西方雕塑和民族雕塑技法的长处,以群像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人民昂扬奋发的自强精神。较早出现的大型园林雕塑作品为哈尔滨沿江公园的《天鹅》(苏晖作,1963)等组雕。
与城市环境结合得比较好的优秀作品有,建于广东珠海市海滨的《珠海渔女》(石雕,潘鹤、段积余、段起来作,1982),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组雕《春夏秋冬》(铝合金,集体创作,1984),分别建于北京和平里的《和平鸽》(青铜,王一林作,1984)、正义路的《读》(石雕、司徒兆光作,1985)、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寓言组雕》(石雕,刘政德作,1985)等。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群雕》(石雕,尹积昌、陈本宗、孔凡伟作,1959)和深圳市委大楼前的《孺子牛》(青铜,潘鹤作,1984)被视为城徽或一个新兴城市的精神象征。
应外国邀请或赠送给外国的大型雕塑作品,比较重要的有《吉布提共和国烈士纪念碑》(青铜,吉布提人民宫,李守仁作,1985),《和平》(石雕,日本长崎和平公园,潘鹤、王克庆、郭其祥、程允贤作,1985),《走向世界》(青铜,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田金铎作,1986),《白求恩像》(石雕,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司徒杰作,1986)。 近代各类民间雕塑艺术相当繁荣,出现一些杰出的民间艺术家。比较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天津泥人张艺术的代表作家张明山作的《蒋门神》、张玉亭作的《钟馗嫁妹》、张景祜作的《惜春作画》,江西南昌范振华的木雕人像,广东石湾刘传的人物陶塑、区乾的动物陶塑,福建泉州江加走的木偶头像,以及北京汤子博(见面人汤)、郎绍安等人的面塑
等。在60~70年代,部分专业雕塑家学习、汲取民间泥塑经验,和民间艺人一起创作了一些以阶级教育为题材的泥塑群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四川大邑的《收租院》, 共有与真人等大的泥塑人像114个,真实地表现了土改前农民向地主缴租时受到的敲骨吸髓的剥削情景。此外,在一些工厂、矿山也有过一些类似性质的作品。
Q2:中国有哪些著名雕塑家
周茂盛——春申雕塑研究院院长,原淮南美协主席,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196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国家高级美术师,首批拥有《国家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的著名雕塑家。长期从事环境艺术,城市雕塑,园林景观等创作与研究工作。长达四十余年的艺术探求、广博涉猎成就了艺术家的深邃敏捷,艺术造诣驾轻就熟。1978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及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作品《后羿射日》入选全国首届城雕展并获奖,。《淮南王刘安》,《双拥纪念碑》《春申君》,摩崖石雕《大舜耕耘》等等
Q3:中国现代的雕塑家有哪些?
萧传玖(1914~1968),中国现代雕塑家。1914年1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8年5月12日卒于浙江省杭州市。幼年丧父,家境清贫。1927年7月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曾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所作木刻《交涉》,为鲁迅收藏。后因从事进步活动遭国民党追捕,被迫于193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系学习雕塑,并从藤岛武二学习肖像画,使他在雕塑和素描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日期间曾有《自雕像》、《女人体》等雕塑作品,先后2次被选入东京二科会(23~24回),受到校方奖励。1937年4月回国,在家乡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应聘去昆明任教。1941年在湖南衡阳制作大型浮雕《前方抗战、后方生产》。1943年在衡阳举办个人雕塑展。1946年又被聘回杭州美术专科学校任雕塑系副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萧传玖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主任、教授。1953~1956年间在北京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雕塑创作,制作了大型浮雕《八一南昌起义》。其间又与苏晖、傅天仇合作《广岛被炸十年祭》,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LSJT.NET)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还为上海鲁迅墓作铜雕《鲁迅坐像》及石刻胸像。1957年制作大型雕塑《地雷战》。1962年出版《萧传玖人像素描集》。萧传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等职。
Q4: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是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
碑身由林徽音设计的两层须弥座承托。上层小须弥座的四面刻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拼成的八个花环,以示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下层大须弥座的束腰部镶嵌着十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八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事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此外,在北面正中“胜利渡长江”的两侧还有两幅装饰性作品“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这十座浮雕的高度均为2米,宽2至6.4米,总长40.68米,一共雕刻了180个人物,是由刘开渠等人设计创作的。
纪念碑的台基也分为两层,上层呈方形,下层呈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两层台基的四面均为栏杆环绕,并设有台阶。整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共用1.7万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石砌成,面对天安门,肃穆庄严,雄伟壮观。它整合了明清以来的汉民族建筑与希腊罗马建筑的风格,并与北京这座城市的中轴线呼应。
Q5: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哪些?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古代有敦煌莫高窟的佛像、秦始皇兵马俑。现代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收租院。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有洞窟735个、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有几千件,其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由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收租院,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
Q6:被誉为“能让石头说话的雕刻家”是
刘开渠
刘开渠早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28年任国立艺术院图书馆主任兼西画助教,同年留学法国,入巴黎高等艺术学校学习雕塑。其艺术风格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刘开渠对雕塑创作与教学也作过理论研究,其思想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出版有《刘开渠雕塑集》、《刘开渠美术论文集》等。
扩展资料
刘开渠作品写实,手法细腻含蓄,造型严谨、朴实,结构解剖准确。精于西方写实雕塑技法,又注重继承中国古代雕塑的优秀传统。人物神完气足,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刘开渠的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和意象性,语言精练。
刘开渠的雕塑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单纯及线画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品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关于中国现代雕塑和中国现代雕塑大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现代雕塑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紫外线很弱